低保审定程序如此严密,为何还有“错保”现象?
2017-01-09 11:46:42 来源:汉网

近日,湖北省纪委通报了10起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件。其中,有一起案件格外引人关注。通报称,“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赤壁市低保局工作人员宋云志、李磊平在低保动态管理审批过程中,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导致将1161名已死亡或有车有房人员列入低保对象,发放金额400余万元。”

低保发放过程中出现个别错误,可以理解,毕竟任何工作都允许有容错率存在。但是,千余人被错误地列为低保对象,还说是把关不严,这道“关”摆的是“空城计”么?过分依靠证明和表格来认定低保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诸多漏洞和巨大的寻租空间,在层层审查的过程中,很难有及时发现错误和修正错误的机会。弥补低保审查中的漏洞,首先就要让监管者不能从漏洞中获益,然后要让隐瞒信息的申请者得到最严惩罚。

低保金在数额上虽不多,但苍蝇腿再细也是肉,白占社会便宜,令某些人窃喜,能获得畸形快感。低保的申请与复核,本来有一套还算规范的流程,只要严格执行规定,并不是“很难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比如,申请低保时会有社区与居委会入户调查,有关工作人员若非视而不见,不可能错判申请者的家庭条件。初审后还有公示环节,邻里间哪怕不知根知底,但根据平时对方的穿衣打扮、有无汽车等,还是能估计个大概。若有人明显不穷却申请低保,旁人打个举报电话只是分分钟的事儿。

对于这种违规违纪行为,该通报用了一个专业术语——“错保”。原因解释为“审核检查不细不实”“把关不严”。在比较严密的规程下,发生上千人“错保”,不是严重渎职,就是必有腐败,各地政府部门也须及时弥补低保审定中的漏洞,引入更多的社会组织力量完善机制。(流浪孤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