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络报道了湖南省涟源市发生了一起煤矿瓦斯爆炸,矿难实际遇难人数为10人,其中1人确认被瞒报的事件。涉嫌瞒报事故的责任人涟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小兵,涟源市副市长谭付民和涟源市安监局局长肖笑华在内的3名官员立案调查,另有多人被警方控制。
事故瞒报在我们的社会中可谓是屡见不鲜,为什么总是屡禁不止?这其间的本质:首先涉及到单位、地方的经济利益,如果发生死亡事故,绩效奖、安全奖、加薪等就别想了;其次是会影响单位领导、政府分管部门的政绩,若事故严重,就会影响升迁;三是最“可怕”的,发生重特大事故,上级乃至中央就会派来调查组,调查组一深入群众中,保不住会有“多嘴乱说”的事。
其核心是“官本位”的魔咒在发挥作用。每一个官员的升迁都和自己的政绩分不开,而政绩的最好体现便是一组组闪光的数字。在可控范围内,正面的数据愈大愈好,反之,负面数据愈小愈好。假数据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官员在“度”的把握中,往往容易迷失自我,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权力机关在实际运行中往往处于私利的考虑和维护特权的需要,不能完全照章执行,而以大量的“潜规则”代之。瞒报是表现之一,要减少瞒报的行为,就必须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加强对干部选拔考核的科学性,让一些瞒报官员没有出路,没有前途。最完善的具体制度和政策法令只有最好的权力机关去不折不扣地去实施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富国安民。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客观地看待权力和金钱,消除贪得无厌的自私自利之心、乐不要命的享乐之心和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浅之心,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性,是当务之急。(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