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3·15盛宴的“七伤拳”年年自伤又伤人
2017-03-17 12:28:11 来源:汉网

3·15晚会是由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政府部门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每年3月15日晚共同主办并现场直播的一台大型公益晚会。第一届晚会是1991年3月15日播出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迄今为止,已经27年了,晚会曝光的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虚假欺诈行为,推动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从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政府进一步提高执政监管水平和责任,也让消费者维权意识逐年增长,促进了社会健康发展,是一场老百姓声讨黑心企业的盛会,也是一场拷问政府的警钟会,赢得了老百姓的阵阵呼声。

仅2016年晚会,央视便曝光了东风日产部分品牌授权经销商存在“小病大修”非诚信经营事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无视各种规定,成为犯罪分子“帮凶”的案例、以及购买别人丢失身份证可在工行等办卡事件的众多侵权行为……一时间又引起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广大消费者义愤填膺,强烈要求严查,迫使被曝光企业纷纷发表声明致歉,热闹了好一阵子。可风头一过,很快便过回了以往的日子,我们也习惯了对于翌年的集中揭短,使这盛会沦为了一种毫无力度并已渐失权威的无聊茶资。仅仅是让我们赢了舆论的阵地,却离维权的胜利遥遥无期。

诚然,此晚会的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是不错的,但试问,如果一个国家需要年年靠着一个固定的晚会才能暴露出这个国家的不足,才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才能惊起全部人的共鸣,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这种悲哀又有多少人能铭记?这种哀伤所带来的伤痛又有多少穿透力?今年曝光,今年处理,明年换个酒瓶又继续,欺诈变本加厉,揭露和处置也愈发深刻,就这样愈演愈烈,让人不禁想起了著名的“七伤拳”:“一练七者皆伤,其害处在于既伤人也伤己”。难道我们要看着自己年复一年的沦陷在这怪圈里吗?

微观来说,3·15晚会一伤伤的是企业和行业自身,曝光的这些虚假消费、欺诈行为重创了企业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声名和美誉,也成为了不少上市公司的噩梦,公司股价暴跌形象受损、投资者相互踩踏心惊肉跳,更甚者还给整个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近几年国人纷纷出国抢购奶粉、马桶盖和电饭煲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伤伤的是消费者,说大了就是全体公民,这些欺诈行为不仅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还损害了我们的身心健康,今年3·15曝光的日本“核污染区”食品惊现中国事件和郑州“三无体检队”危害13万孩子眼睛等案例,无不让我们对于自身的安全忧心忡忡。

三伤伤的是政府公信力。年年曝光,年年查处,可是依旧势头不减,人们从以前的热烈围观已经慢慢变为自说自话,老百姓鉴定难、维权难依旧没有突破性的改变,政府部门执法不力、监管出漏洞、事后危机公关差,让群众如何信服?如何不对执法者提出各种质疑?如何不一提起政府就唉声叹气,敌对情绪溢于言表?

四伤伤的是媒体舆论。我不否认这台晚会的功劳和影响力,但是媒体毕竟有媒体自身的使命设限,在今天这个快消费、碎文化的时代,难免要追求更新、更快、更热的事件,不可避免的出现热度一过便不约而同的冷场,少量和不起眼版面的后续报道已是不易,让人对于后续期待大不如前,这对媒体引领社会舆论导向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宏观来看,五伤伤的是我国整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虚假生产、欺诈消费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秩序,这方面我国近几年较为突出成效便是在打击盗版上,可算是一大亮点,不仅改善了整体版权生态,也改变了人们的版权观念,但在全民经济上依然任重道远。

六伤伤的是大国地位和口碑。多的不议,光是部分电影里偶尔拿“Made in China”来调侃,纵然是对于我国的污蔑,但无风不起浪,总是给国际影响力泼了污点。什么时候也都能像高铁等高端制造骄傲的走出国门,何时能让外媒不看热闹,才能真的站稳大国脚跟。

七伤则伤的是古国文化和诚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美德不胜枚举,五千年文明魅力四射。但是屡屡曝光的侵权事件,对于大国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不利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前进,这是对国家道德的直接损坏。

在全球经济、文化、生态一体发展的今天,全世界越发关注中国、越喜欢倾听中国、越愿意期待中国,3·15晚会的成功和印记固然深入人心,但莫让其图练那一套“七伤拳”,莫让其空喊一声声口号,愿以后的晚会曝光越来越少,自律与诚信内化为自觉,真正的“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让我们生活的天空一片湛蓝,呼吸的空气沁人心脾。(周文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