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 “校园贷”害人之势何时能止?
2017-08-18 15:27:06 来源:汉网

北京某知名外语高校一大三学生暑期放假返回吉林家中,在给家人留下遗书后失踪,随后其家人不断受到追债的短信和电话。8月15日,失踪大学生被确认死亡,家人发现其曾经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贷款,同时还有多条威胁恐吓追债的信息及视频。此事件引起吉林警方高度关注,目前正积极展开调查。(8月17日  法制晚报)

大学在读,正值美好。然而一颗颗璀璨之星却因校园网贷陨落。重庆邮电大学谢波因赌博和游戏欠下高额贷款溺水身亡;绵阳某艺术学院21岁毕业生畅畅因高额网贷坠楼身亡……类似事件层出不穷。一次次的悲剧并没有让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清醒过来。媒体对相关事件的报道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足够重视,依然有人重蹈覆辙,悲剧一再发生。

2016年来,银监会、教育部和人社部三部委连出重拳整治校园贷网贷平台,虽有近60家校园贷平台或退出或转型。仍有一些校园贷平台顶风作案,依旧存在恶意欺诈、暴力催收的非法行径。校园网贷害人之势何以如此汹涌?

首先,这些害人校园贷平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贷款门槛低。“手续简单,流程快”、“利息低、无抵押”,只要身份证、学生证就可以即时办理、即时到款。与正规的贷款渠道相比,这样的贷款来的容易,自然更有市场。

其次,掉入校园贷陷阱的大学生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虚荣心导致的扭曲消费观。苹果手机、单反相机、高端化妆品、游戏、旅游,都成为大学生校园贷消费的对象。盲目追求生活品质,误了学业、误了前途,甚至误了性命。

伴随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的消逝,他们的幸福家庭变得支离破碎。面对悲剧,我们不禁要问,“害人的校园网贷何时能休?”要将这些害人的校园贷彻底清除,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校园贷平台坚决予以取缔。“猛药去疴,重典治乱”,重拳出击,避免在夹缝中生存的非法校园贷平台死灰复燃。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非法校园贷的日常监控,和警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联合警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对非法校园贷有充分的了解;学校和教师还要增加对学生的生活及心理的关注度。

再次,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应以课业为重,潜心修学,方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只有大学生们擦亮双眼,远离非法校园贷,才能让非法校园贷彻底消亡。

最后,家长不能以为孩子提供生活费为限,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大学生涉世浅,很多与社会相关的知识要来自父母。关心学习、生活之余,给孩子心理多一些关注,亦能减少他们走错路的机会。

大学,美好而又自由。笔者奉劝身在象牙塔内的诸君,“珍爱生命,理性消费,远离非法校园贷!”(李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