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批发鱼类和蔬菜上公交被投诉 市民吁开货运公交
2013-11-27 22:53:19 来源:

原标题:人货共挤 武汉公交藏隐患?

读者致电本报建议学义乌开货运公交,专家称武汉暂不具备条件

“白沙洲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在郊区,每天都有很多小商贩在那里批发鱼类和蔬菜,然后搭乘公交到城区来卖。导致公交上经常出现客货混装现象,既不安全也不卫生。”近日,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公交车上人货混装现象十分常见,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武汉能否学习外地开货运公交?专家解释,目前,武汉并不具备开货运公交的条件。

现场带货上车引乘客争吵

10月27日上午,记者在黄家湖西路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站登上539路公交车,几位乘客也拎着几个黑色大塑料袋上了车,半开的袋口散发出浓烈的水产品腥味。在司机的指挥下,这几个乘客将货物挪到了过道上。随着乘客逐渐增多,车厢里越来越拥挤,一位女乘客身上的衣服被袋子弄脏了,与货主争执起来。 “公交车是用来载人的,又不是运货的。”这位女乘客向旁边的记者抱怨。

当日下午3时左右,在汉口武胜路江汉一桥站,记者看到有不少个体经营者拎着包裹在此等候,公交车门一打开,他们带着包裹上车,一时间,整个车厢的过道里都塞满了五花八门的货物。

热议人货共挤带来安全隐患

公交车空间有限,携货既不方便又不安全,一些经常携带货物上公交的个体经营者表示,选择坐公交车,是因为很省钱。

杜丽在武昌司门口经营服装店,每隔一周,都会乘坐706路公交到利济北路汉正街批货,她使用公交卡,往返只要3.2元。如果批完货乘坐出租车回司门口,至少需要20多块钱。

在QQ、微博、微信上,有将近60名本地网友向记者表示,每天都会经历人货共挤的遭遇。其中,有20%的网友曾与携带货物的乘客发生过争执。网友“阳光在笑”曾经在402路上把货物踩了遭到货主大骂;网友“小二黑”则表示,人货共运最可怕的是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规定乘客不得用携带物品堵塞通道

记者了解到,新版《武汉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及轮渡乘坐规则》规定,携带物品长度超过1.8米,或重量超过50公斤,或占地面积超过0.5平方米者,不得乘坐公共汽车;乘客不得用携带物品占用座位或堵塞通道。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402路司机告诉记者,少数乘客对新规不了解,因带货太多禁止上车而认为司机拒载,“我们想最大限度服务每位顾客,但货物太大太多会影响车辆运营和其他乘客。”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胡润州认为,载运带货的乘客也是公交司机们的责任,但如果货物太大太多,明显影响了车辆运营或其他乘客的安全,就应该坚决禁止带货上车。

疑问武汉能否也开通货运公交?

早在2004年,义乌就开通了国内首条城市货运公交线路,货物也可以像乘客那样在设定站点上下车,价格以每件货物算(每件以50公斤,0.5立方米为基数),一般每件货物每两公里运价为1元,到2009年又开始推出城乡一体货运公交线路,将城市货运公交的服务延伸到近郊。有读者建议,武汉能否也像义乌一样开通货运公交?

胡润州认为,武汉的情况与义乌不同。义乌市依托商品种类丰富、信息透明的集聚优势,形成并发展了市场采购贸易。这种贸易方式是在经认定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所以有利于公交线路的开通;而武汉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暂时无法像义乌般开通货运公交。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