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上汽通用汽车“重走长征路”采访团在遵义收获颇丰。我们不仅见到了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02岁老红军王道金,还见到了从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路走过来的96岁老红军李光。两位老人都被视作遵义市的骄傲。
遵义市著名的红军街全是经营名酒的商业门店,只有李光老人一户住在这里。6月18日,我们走进老人的家时是晚上8点,96岁的他还在外面走路锻炼。
14岁参加红军闹革命
老人回忆,14岁那年,他和很多遵义的穷人都参加了红军。当时,红军缺吃少穿,武器弹药也不足,他当兵很久才领到军装和步枪。参军不久,他就跟着部队到青杠坡打了一仗。那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仗,开国的300多位将军参加了这次战斗。他年纪小没有枪,战场上打红了眼的连长吼着说:“小鬼,捡起牺牲战友的枪往上冲!”他照着连长说的,端起枪就往山头上冲。
战斗打得惨,敌人占着制高点,子弹在耳边嗖嗖地叫,炸弹掀起的泥土铺天盖地,冲锋的路上到处都是战友们的尸体,红军共有3500人死伤。之后,李光跟随部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还给朱德当过勤务员。
长征时吃雪球充饥
1935年6月27日,他们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山上空气稀薄,大风过后大雪又来了,鸡蛋大的冰雹打得人东倒西歪。战士们把洗脸盆、铁锅顶在头上,用床单裹住脑袋抵御冰雹。肚子饿了,吃雪球充饥。有的战友用手搓耳朵,一搓就把耳朵搓掉一块肉。李光见过很多因饿、因伤、因累的战友,坐下后就再没起来。
过草地有三大敌人:一是寒冷,二是饥饿,三是拉肚子。他们每个人身上只带了三五斤干粮,但草地要走十多天,沿途没有人烟,没粮吃了就吃野菜树根,可野菜树根早被前面的部队吃光了。李光只好用一个洗脸盆烧水,把皮鞋、皮带煮了吃。可皮带却煮不烂,嚼不碎。饿极了,他们就找马粪、骡粪,放到水里淘,把还没有消化的粮食淘出来救命。甚至捡到了马骨头,也要当作宝贝熬水喝。走进草地时,李光所在的班有9个人,一天晚上,9名战士背靠背地坐在一起相互取暖睡觉,第二天只有3个人站了起来……
离休后捐款30多万助学
到达陕北后,彭德怀将李光送进“抗大”读书,后来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李光说,1985年离休后,他干了三件事,一是义务为各单位、学校、部队讲革命传统课,虽然已记不清讲过多少遍,但每次讲起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李光总是忍不住掉泪。另外,李光还组建了一个马戏团,解决了20多个年轻人就业的问题;同时,他捐款3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名贫困学生上学。
李光说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李光每月工资8000多元,只给女儿500元安排生活,平时基本不买衣服,吃得也清淡。现在,李光资助的孩子基本都考上了大学。遵义桂花小学、海龙中学因长期得到李光的捐助,更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
特派记者汤华明
发自遵义丰乐桥
【人物档案】
李光,贵州遵义人,96岁。1935年1月参加红军,1938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副团长等。转业后任遵义市劳动局局长、政协副主席等职。参加过突破乌江、激战青杠坡、遵义战役、四渡赤水以及华北敌后游击战、激战神头岭、百团大战、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著名战役战斗,荣获红星勋章、解放勋章和独立自由勋章。
重走
长征路
上汽通用汽车联办
本报记者采访李光。